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点石成“睛”

早上,只要家人一开门,我就像插了翅膀,飞到村里的晒谷场,因为那里有草坪,也是全村唯一的一块并不很大的草地。而且清晨的露珠还立在绿绿的草尖上。头天就邀约好了几个小玩伴,我们一起在这里玩打滚、甩斗牛(俩人一组,头对头,看谁坚持得久)、敲鸡腿(一条腿轮起来、一条腿站着,双方互相撞击,看谁“敲碎”得快)、推飞机(纸折的飞机)。虽然那时候农民家庭并没有手表、闹钟,但是,我们到达草坪的时间相差无几,都是家长通过看天光计时。我们自由娱乐,快乐游戏,整个过程,几乎没有停歇。嘻嘻哈哈、热热闹闹的氛围,往往会感染到不少路过的大人。他们匆匆望一眼,转头就微笑着离开了。

玩游戏上瘾啦!就连吃饭都要家长喊:“回家啊!吃饭咯。”玩得不亦乐乎,太阳热辣辣地晒到肩头上,脸上却洋溢着浓浓的的惬意。

速速呷(沪语吃)完早饭后,饭都还在喉头,就脚不点地地说:“妈妈,我去东沙洲玩了。等爸爸来了,我再回家,跟爸爸吱(沪语说)一声。”声音还在屋里,人已经飞到门外了。

东沙洲是黄浦江支流沥河的别名。小时候,我们就在这里学会游泳。大人们都在河里洗澡(那时,不称游泳),男的在河的上游,会脱光衣服,赤身裸体,总要往河岸游几个来回;女的在河的下游,会脱掉外套,浸湿身体,就算是感受吧!这是夏季的标配风景。

“贵崽,你已经在这里玩了一个上午了。该回家啦!”“好呀!爸爸,我就在等你呢!”就这样,我坐在父亲的肩膀上(骑马),父子俩一个骑马、一个当作马回家去。

“你们回来就好啦!阿拉都操(沪语挂记)你们怎么还没有回来吃午饭呢!饭菜都凉啦!”刚到家门口,这时,母亲就站在门边。

吃完午饭,我要睡到傍晚,醒来了,已是晚霞满天。

此时,父亲总喜欢用几块乱石击碰,撞出火花,然后,点燃一支(父亲自制)用乌桕子熬制的蜡烛。我问:“爸爸,这是什么呀?”“这叫点石成金!”我半懂不懂!歪着小脑袋,眨巴眨巴着眼睛!

我搬了条形木凳当桌子,拿一个竹椅子,从蓝布书包(母亲用边角料趁夜抽空一针一线缝制的)取出封面印着红色天安门的课本和粽褐色作业本,认认真真、一笔一画,写完家庭作业,我收拾房间。这些,都是平时父母身体力行给我的“熏陶”。我养成了认真的习惯!

后来,我如愿实现了梦想(那时叫理想),靠实力加努力,考上了大学,而且还是我喜欢的新闻系。就这样,我顺理成章分配到了某通讯社工作。

每当夜色降临,我喜欢仰望星空。我是个文字迷。一心想成为作家。平时,把父母给的零花钱,一分一分存储起来。有几角钱,我就会去附近邮政局(当时,叫邮电局)订阅学生学习报刊。所幸的是,那些订阅的报刊,部分还完好地保存着,只是积灰风化泛黄了!在记者岗位上,我也是“早出晚归”。采访新人新事成了我的全部生活。我做了与众不同的记者。

每次出访前,我都会规划好每个步骤。甚至连采访谁、提什么问,我都有详细“备注”。那时,就是没有相机,很多新闻,错过了“影像资料”。好在我采访细致、描写细腻,用文字方式留下了一些美好印记。如《张海迪是站着的英雄》,当时,这样的表述,仅此一家!

后来,我结识了《中国青年报》解海龙,他的“大眼睛”女孩,是中国希望工程的象征,我就开始思考帮扶问题。几十年来,我帮困助难救灾,成为一种常态。几乎把工资全部献给了社会,十余次无偿献血。

我知道,我做的只是一些常事,无足挂齿。可是,《爱的奉献》里有句“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,世界就会变美好。”小善大爱,只是为了证明我在用情活着。

后来,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在每次傍晚时分我做作业时,都喜欢点亮自制的蜡烛。小小的石头,击碰过,就能得到火花!就像一个人成长,经历过酸甜苦辣咸,就会绽放光彩!

在父亲过一百一十一岁生日时,我把父亲“点石成金”说成点石成“睛”。我说:“因为一个人努力过,就像多有了一副明亮的眼睛,看世界就更方便啦!”

随机推荐:
相机手持稳定器 cx-5 导航 男拖鞋夏时尚 外穿 墙纸 卧室 温馨自粘 皮卡丘玩偶 雨篷 内存 女单肩包斜挎包 游戏专用鼠标 耳机 挂耳式 电脑 女装恤衫 决明子枕芯 铁盒拼图 牛仔裤男破洞潮 高中英语字帖 改良汉服 裙 女 仰卧起坐拉力器 富裕光瓶 电瓶车72v长跑王 u领t恤女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