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“大宋”文化点赞

史学家陈寅恪说: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。人的认知,要通过反复的学习,才会由浅及深,由表及里。过去,就我的认知,看待一个历史朝代,多是从军事上的强弱上看,把大秦、大汉、大唐、大明,乃至大清,大凡能征善战,疆域辽阔的,看得很...

难忘“老施庄”

不久前,老施庄的老同事、老部下、老朋友、老家乡盛情邀我参加聚会,久别相逢,格外亲切,说不完老施庄的人和事,勾起大伙对老施庄的思念,涌动起老施庄的暖暖情。大伙还深情邀我加入老施庄的聊天群,我随即欣然加入。聚会后,老施庄的人和事就时常浮现在我的...

金秋十月的北京

金色的阳光,金色的大地,金色的朝霞,金色的北京!北京的十月是最美的季节。最振奋人心,最庄严的是举国欢庆的十月一日的国庆节,铸定了辉煌的十月的不平凡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伴随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,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新的一天,祖...

游黄山记

玉屏楼旁迎客松,飞来石上剑声鸣。七月云海本稀有,汤口温泉举世名。登黄山,是我多年的梦想。因为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讲三山五岳的故事,当然少不了黄山。明代伟大旅行家、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曾两度游览黄山,他感慨万千赞誉说: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...

父亲的一件小事

父亲节到了,父亲离开我有六年了(如若健在已是93岁高龄了)!想写点东西,纪念远在天堂的老父亲!父亲是一个在土地上做文章的地地道道的农民,小时候读过一点私塾,在农村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,加上父亲为人正派,一身耿直,在村里口碑一直不错,做过保管、...

品茶

小时候老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:柴米油盐酱醋茶。我不明白,应该是柴米油盐酱醋糖才对呀!茶,又苦又涩;而糖,又甜又香。到了追梦的年龄,又感觉琴棋书画诗酒花才是最重要的七件事。而今步入中年,方知构成人生的,不仅是诗和远方的风景,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...

穿越千年,梦回大邑锦屏山

台湾客人叶威先生,是台北东华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所博士生。之前,他一篇论文《从史籍小说到民间信仰与传说探究赵云形象》已在学报上发表,除继续研读相关文献和名家专著外,还需进行实地考查《蜀中名胜记》中,有关赵云活动地域及祠墓遗址的貌相风物,以进一...

母亲永远在背后

已是冬末春初,晚饭后天还很亮,坐在长廊的钢桌旁和友茶聊,一阵微风吹来,顿觉稍稍凉意袭背,刚想动动手脚,拉拉衣襟不冷吗,忽然一件上衣从背后递了过来,不用转过身去看,肯定是母亲。尽管自己已经是好几十的人了,在母亲眼里永远还是不懂冷暖饥饱。看着母...

《初春小雨》相与析
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这是韩愈的一首诗《初春小雨》。前两句紧扣诗题写景,非常细致,高度逼真,已成为经典之句,后人多有化用。如苏轼《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》的微雨如酥,春色遥看近却无。王安石《招叶致远》的...

共渡慈航

故事从祖父谷雨霖说起。1866年,祖父谷雨霖出生在苏北建湖县。1866也是孙中山先生出生的一年。那时的世界、那时的中国、那时的老家是个什么样子,我没有真切的了解,但我每听着悲壮激越的国歌唱响,脑海里又总会有许多似曾相识的景象浮现祖父活了78...

清晨的风

风,大自然的神奇物象。风,自古到今,引无数文人墨客题咏抒怀。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唐代诗人李峤这首《风》中的著名诗句,把风的神奇写得惟妙惟肖。我最为抒怀的是清晨的风。这清晨的风,每天总是它首先来到大地,拉开一天风的...

潜藏的力量

小时候老师让写作文,我的爸爸或妈妈。每次我都写妈妈,大眼睛长头发,勤劳善良等等。小伙伴问我,你咋不写你爸爸,你爸爸是医生,多好写呀,不像我的爸爸,就是个跟别人盖房子的泥瓦工。多年后的今天,我忽然明白当初为什么没有写爸爸,原来是父亲的爱掩藏得...
【友情链接】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